首页 栏目首页 > 供应 > 正文

一地生四金是这样实现的——文县即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高质量发展见闻

新甘肃·甘肃经济日报


【资料图】

记者 欧阳文全 俞树红

文县地处秦巴山地,有“两江八河”,素有“陇上江南”之称,山大沟深,土壤肥沃。如何有效利用耕地,让土地发挥最大能量造福人民,文县大胆探索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,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,白水江畔一地生四金,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从即墨园区看现代农业发展

7月12日,记者驱车来到文县尚德镇尹家坝村文县即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,远远望去,矗立着的一根柱子上写着“现代农业产业园、现代农业科技园、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、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”。一个园区,缘何能汇聚这么多农业科技?

文县即墨现代农业产业园党总支书记关一琳一语道破——这是尹家坝村以“一二三产业关联紧密、现代要素高度聚集、生产方式绿色高效、辐射带动有为”为目标,聚力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。

该园区核心区面积1100亩,规划面积5000亩,运用现代设施农业自动化生产技术,建成玻璃智能温室1座、双层覆盖连栋可控大棚2座、塑料日光大棚200座;建成单季可种植80万袋黑木耳菌袋的标准化生产大棚55座,辐射带动碧口、中庙等11个乡镇种植食用菌(木耳)340亩,发展特色产业。

记者沿着幸福大道一路走去,园区修建的彩虹滑道十分靓丽,伊人湖清澈见底,湖光粼粼。走进果蔬采摘区,嫩黄的奶油水果黄瓜挂满枝头,红彤彤的圣女果触动味蕾,西红柿、茄子应有尽有……

“种植的蔬菜、水果全是有机食品。这个可以生吃,味道不错。”关一琳顺手采摘了一个水果黄瓜递给记者。

记者从采摘园价目表上看到,这里的果蔬价格不一,圣女果和水果黄瓜一斤10元,螺丝椒一斤5元,西红柿、茄子、黄瓜大多一斤两三元。

据了解,该园区通过“项目支撑、奖励扶持、资产租赁、三资入股和利益联结”的方式,发挥财政资金,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和群众共建共享活力,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574万元。园区将国有企业投资建成的智能温室、连栋大棚、菌袋生产线、蔬菜加工厂等固定资产,按照“轻资产”方式,租赁给具有市场优势、技术优势的经营主体经营,加工农特产品,提升产品附加值,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
目前,该园区正在建设“工业化”循环养殖场一座,引进文县富民产业公司、华唯农业公司、源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、辰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。汇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力量,正在持续实现“抱团”发展产业。

从一地四金看农旅融合

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,增加群众收入,尹家坝村成立“在水一方”农民专业合作社。该合作社采取“集体+个体”混合经济模式,走“劣势变优势、优势变产业、产业变产品、产品变商品、商品变收入”之路。

“在水一方”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股金229.5万元,其中尚德村、尹家坝村集体现金入股100万元。村里按照大户限入、小户先入的原则,1人最多限入10股,126户群众现金入股129.5万元。

“你看,这是尹家坝村‘在水一方’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分红明细表,去年尹家坝村集体分红26.77万元,尹家坝村和关家山社126户群众分红45.322万元。”关一琳指着村民入股分红明细表自豪地说,村里探索土地流转生租金、务工就业生薪金、家庭经营生现金、入股分红生股金,这就是一地生四金的多种产业发展模式。

眼下,该村走出了一条集观光、科普、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。每到周末,产业园区兴建的真人CS、彩虹滑道、伊人湖、幸福大道游人如织。

关一琳告诉记者,去年,为扩大发展,该村新增农家乐5家,民宿1家。今年园区黑木耳喜获丰收,产量达30000多公斤,远销山东即墨、滕州等地,实现陇货出山“开门红”,产值达200多万元。截至2023年6月底,该园区累计创收108.51万元,安排固定村民就业67名,季节性用工1650人次。预计2023年底,入股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,尹家坝村集体经济增收60万元。

从“三合三分”看村集体经济发展

村集体经济究竟如何发展?尚德镇尹家坝村“三合三分”的运营机制给出了答案。

尹家坝村集体成立合作社以来,始终认为村党支部是合作社的领导核心,确立了党支部在合作社的职责与关系,引导、支持、监督合作社健康发展。

“通过整合人力、资金、资源,实行党支部领导权与合作社经营管理权分离;监事会监督权和理事会经营权分离;合作社资金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的‘三合三分’运营机制。”关一琳说,该运营机制有力保持了村集体合作社发展的稳定性和先进性,推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。

关一琳介绍,“三合三分”的运营机制为即墨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科学运营保驾护航。按照党支部引领、村集体持股、群众入股混合模式,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抓手,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。

近年来,尚德镇按照“党委统领、支部引领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思路,因地制宜,立足各村自然禀赋、基础设施、产业现状,制定“一村一品、一村一策”发展规划。集中优势资源主攻设施园区建设,发展农产品加工、乡村旅游、电商等产业,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助力群众增收致富。去年,全镇16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以上。

“三合三分”模式不但激发了乡村产业“内活力”,还建立起“村企联动、产业连片、基地连户、收益连心、保底连销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形成国有公司、村集体、企业(合作社)、农户利益联结共同体,发展本土特色产业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增加群众收入。

今年以来,该镇在提升改造即墨园区205座日光温室和智能温室连栋大棚的基础上,引进四川、陕西等3家新型经营主体,发展马泉、虹桥、横丹、任家坝、金口坝等5村羊肚菌种植1000余亩,建立大棚700余座,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,扩大产业规模。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